新老茶企“命运不同”茶叶市场需要更多新故事

2022-06-14 20:46:34   编辑:李元
导读 茶叶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。 传统茶企纷纷上市,但前途未卜。 巴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巴马茶业)在深交所三轮询价后,主动撤回上市

茶叶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。 传统茶企纷纷上市,但前途未卜。 巴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巴马茶业)在深交所三轮询价后,主动撤回上市申请,终止IPO之路。 与传统茶企在资本之路上的障碍不同,有不少新锐茶饮品牌包包频频受到资本青睐。 例如,ONCHA开始喝茶,并宣布完成超千万元Pre-A轮融资。 那么,当下的茶叶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,新老茶企未来又将面临哪些挑战?

新老茶企“与同行不同”

近期,茶叶市场变动频繁。 5月30日晚,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澜沧古茶)在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,拟在香港主板上市。 事实上,这并不是它第一次冲击资本市场。 早在2020年7月,澜沧古茶就向深交所提交招股书,试图冲刺“茶叶第一股”,但最终在2021年5月会前主动撤回申请材料,未能上市 .

无独有偶,据深交所5月10日披露的信息,百年制茶世家巴马茶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,IPO终止。 5月13日,巴马茶业再次发布IPO指引及备案报告,转而选择主板上市。 这也不是巴马茶第一次申请上市。 2013年,巴马茶寻求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。 2015年12月,巴马茶以“铁观音第一股”的名义在“新三板”挂牌,并于2018年4月宣布终止上市。 此前,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、信阳毛尖集团、四川竹叶青茶业、杭州龙井茶业集团等多家知名传统茶企业的IPO也以失败告终。

5月10日,巴马茶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。

在深交所给巴马茶业的询价函中,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传统茶叶企业的“致命”短板。

巴马茶业招股书及深交所问询函回复报告显示,截至2021年底,巴马茶业共有员工2307人,研发人员仅11人,占 0.48%; 纵观2019年至2021年,巴马茶业的研发费用分别仅为570.22万元、328.01万元和664.12万元,分别仅占营业收入的0.56%、0.26%和0.38%。,数量和比例均呈下降趋势。

对于研发人员占比偏低,八马茶在给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报告中表示,“符合发行人定位为零售企业的特点” ”。

但实际上,从2019年到2021年,巴马茶业的营业收入从10.23亿元增长到17.44亿元,增长了70%。 同时,三年报告期内,巴马茶的销售费用分别达到3.58亿元、4.29亿元和5.76亿元,占比分别为35%、33.85%和33.04%。 需要注意的是,2021年巴马茶业的销售费用将达到研发费用的87倍。

除了公司缺乏创新,巴马茶的商业模式也存在不少隐忧。 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底,八马茶共有门店2613家,其中加盟店2203家,直营店仅410家。 不仅如此,410家直营店中有191家处于亏损状态,占比47%。

在传统茶企争相IPO之际,袋泡茶赛道频频受到资本青睐。 6月2日,ONCHA开始喝茶,宣布品牌完成Pre-A轮融资,融资总额超千万元。 据悉,本轮融资由佳沃创投独家投资,丰益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。 2月22日,新锐茶饮品牌一年草种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-A轮融资。 本轮融资由IDG资本独家投资。 此前,它还获得了泽盛资本独家投资的天使轮融资。

去年6月30日,天眼查App显示,新锐茶叶品牌“茶小空”母公司北京无忧之境文化有限公司完成过亿A轮融资 元,以光速中国为首。 老股东DST和五元资本继续支持,动能资本跟投。 它还获得了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的天使轮投资,并于去年1月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-A轮融资,由五元资本和DST投资。 据悉,这也是DST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。 品牌公司。

同年6月28日,茶包品牌CHALI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。 据悉,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,B轮领投方碧桂园创投继续跟投,新浪微博和老股东易凯资本跟投。 天眼查显示,自2CHALI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完成7轮融资,早在2020年就完成1亿元B轮融资。

袋泡茶市场持续扩大

袋泡茶 已成为近年来新消费投资浪潮中备受追捧的子品类。 无论是刚开始喝茶的ONCHA,还是CHALI、茶小空等新锐茶饮品牌,市场上最重要的产品都是茶包。

长期以来,我国的袋泡茶市场一直被众多国外品牌占领。 但现在,随着消费升级,中国茶杯中出现了大量本土茶包。 华创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1年我国茶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89亿元,其中现成茶饮料市场规模达到1452亿元,茶叶、袋泡茶、茶粉市场 将达到2053亿元。

另外,作为茶包重要的消费场景,新茶饮门店与茶包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。 据艾媒咨询,2021年我国新型茶叶市场规模为2795.9亿元。 2022年,26.2%的新茶饮料消费者表示未来消费频率会增加。 未来,新型茶饮料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。 预计2025年新型茶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749.3亿元。

然而,袋泡茶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 随着立顿等快茶品牌进入中国,中国人的饮茶方式被打开,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。 “茶渣”、“剩菜”、“同质化”等问题,让茶包一度陷入“泥潭”。

以桃子乌龙茶为例,记者搜索电商平台,发现有近百(98)个品牌在售。 而记者随便开了几家店,发现其他口味都差不多。

袋泡茶行业同质化严重,是否意味着已经发展到饱和状态? “还没有饱和,只是产品和品牌还没有满足大家‘升级’的需求。” ONCHA开始喝茶品牌创始人兼CEO李昂云告诉中国商报记者,消费者仍然觉得泡茶包很方便,但茶包的质量还不能满足饮茶者的需求。 茶。

“当新一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时,他们的消费思维和消费行为都会影响到行业的发展。从袋泡茶市场的快速扩张中不难看出。这是消费端倒逼行业端调整品类的具体体现。 综合来看,茶包确实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应用的便利性,这是刚需。 ”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鹏告诉中国商报记者。

然而,在当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时代,“一杯好茶”无法满足挑剔的年轻人。评茶好坏 不仅是味道,还有香气,据中国研究网统计,我国芳香产业的消费正以每年20%-30%的速度增长,目前产值约700亿元。 对香气特别执着的人,把“香精进入袋泡茶行业,开袋后的茶香成为消费者评判“好茶”的重要标准。 随着“香”的加入,袋泡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?

“香气的背后是整个产地和品质的潜台词。 “朱丹鹏认为,随着全新一代消费认知的不断变化和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,消费者对茶叶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,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将进一步提高。[h ]

李昂云表示,消费品在不改变工艺或者原材料的情况下,很难有本质的区别,所以企业还是需要从品牌方面去思考他们解决的问题,用户是谁,以及 场景。怎么办,才能找到自己的突破点。

茶企的未来在哪里

“茶香也怕巷子深。 市场人士一致认为,茶叶市场需要从品类转向品牌。 这从传统茶企屡屡碰壁、新茶品牌受到资本青睐就可见一斑。 2021年6月,新茶品牌“奈雪的茶”冲刺A股成功,成为“茶业第一股”。 依托线下门店和线上订单,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5.02亿元,是同期澜沧古茶的6.57倍。

消费升级背景“便捷”“健康”“ 果香”正成为消费者饮茶的新追求。 从传统茶叶到各种干果花果茶,从“红茶”、“绿茶”这些简单的名称,到如今的“凝香”、“时光”等民族风格的名称……茶叶市场正在迎合 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满足新的消费者需求。

在各种因素的帮助下,新茶企业正在迅速扩张,业务版图已经建立。 领军球员保持脚步,年轻球员也争相入场。 数据显示,22021年仅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三个城市的茶饮新品牌数量将超过100家,同期长三角地区茶饮新店数量超过3万家,紧随其后的是超过2.3万家 华东地区的专卖店。

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当资本红利消退时,市场如何保持健康发展?

李昂云告诉记者,ONCHA不是一袋茶。 对于茶饮品牌来说,他们的重点是轻松喝出一杯专业的好茶。 茶包只是一种产品形式。 喝茶不能一味追求方便。 很多人喝茶非常讲究仪式感和味道的专业性。 ,所以不同场景、不同产品形态的需求必须并行开发,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。

“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匹配和满足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和诉求,而这正是企业能够吸引资本关注的核心原因。” 朱丹鹏分析,我国茶饮料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。 在品牌争锋的同时,中国新茶饮已接近饱和,行业红利逐渐消退; 如果要“杀死”自己的世界,就必须拥有更强的综合能力,打造自己的“护城河”。

此外,在消费升级的契机下,传统茶企想要实现逆袭也并非易事。 如何摆脱过时的思维,在内部不断创新开发产品,成为传统茶企必须思考的问题。 对此,朱丹鹏告诉记者,当前传统茶叶企业面临诸多问题,有品类没有品牌,行业乱象严重。 未来,传统茶产业应向标准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、资本化、规模化五个方向发展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猜你喜欢

最新文章